凯龙是啥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凯龙是啥 > 新闻动态 > 南海发生惊险一幕,歼16罕见一个举动,让美军机大败而归

南海发生惊险一幕,歼16罕见一个举动,让美军机大败而归

发布日期:2025-05-22 13:32    点击次数:142

南海风暴升级,美菲七机豪华编队气势汹汹抵近黄岩岛,企图空中示威。

不料,解放军仅出动两架歼-16,便如利剑出鞘,与强敌展开长达近一小时的生死缠斗。

在双座重型战机的极限机动与锁定威慑下,七架美菲军机最终被迫掉头溃退,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劣势,更是实战能力与决心的较量,让美军轰炸机在护航下也颜面尽失,谁才是南海真正的空中霸主?

彼时,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正酣。一支由美军B-1B战略轰炸机、F-16与F/A-18战斗攻击机,以及菲律宾空军FA-50战机组成的“豪华编队”,共计七架军机,浩荡飞向黄岩岛空域。

其意图昭然若揭,借演习之名,行抵近施压与战略试探,同时也为菲律宾某些势力撑腰打气。

然而,解放军的反应迅速且果决。两架从西沙永兴岛机场紧急升空的歼-16重型战斗机,如利剑出鞘,直面来势汹汹的机群。

据称,双方的空中对峙“十分强硬”。歼-16飞行员展现出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过人的胆识,这场遭遇随之演变成了一场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空中缠斗。

对于现代空战而言,如此长时间的高强度机动对抗,对战机的续航能力、机体结构乃至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都是严峻的考验。通常,高机动对抗鲜有超过三十分钟的先例,此次近五十分钟的周旋,无疑凸显了歼-16卓越的滞空能力和作战韧性。

期间,双方或许进行了包括“追尾锁定”、“滚转贴近”在内的一系列高风险战术动作。最终,面对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寸土不让的决心,美菲机群知难而退,掉头飞离。

此次事件中,歼-16的双座设计优势也得以充分体现。前舱飞行员专注于驾驶战机进行机动,后舱武器官则能更好地掌控战场态势、进行电子战或目标指示,形成了1+1大于2的作战效能。这种配置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对抗中,无疑更能占据信息和决策上的优势。

永兴岛作为解放军在南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其部署的歼-16战斗机作战半径可达1800公里,足以覆盖黄岩岛乃至菲律宾部分敏感空域。

配合空警-500等预警机的支持,一张立体的海空防御网已然成型,使得解放军能够从过去的“被动拦截”逐渐转向更为积极的“主动制空”。

B-1B“枪骑兵”作为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关键空中打击力量,此次在多机护航下依然“败下阵来”,其在高强度空中对抗环境下的真实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不禁引人深思。毕竟,解放军仅以两架战机便成功逼退了七架军机的编队,这对比不可谓不鲜明。

就在这场空中交锋余波未了之际,一则颇具戏剧性的消息为紧张的演习平添了几分黑色幽默。

菲律宾海军一艘原计划在美菲“击沉”演习中充当靶舰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巡逻舰,在出海后不久便因不明原因进水沉没。这艘1944年由美国制造,历经二战、几易其主,最终于1977年加入菲律宾海军并服役至2021年的老舰,未能等到预定的“壮烈牺牲”,反而在关键时刻自行“退场”。

菲方将其归咎于“恶劣海况”与“舰龄过长”,并强调沉没点距离任务海域“仅四海里”,但这依旧无法掩盖演习关键环节掉链子的尴尬。

美菲原计划动用包括F/A-18C/D、MV-22B以及菲空军F/A-50、A-29等海空力量,对这艘老舰进行“十八般武艺”的轮番攻击,以展示其“立体火力网”的威力。谁知,主角却提前谢幕了,这出戏未免有些虎头蛇尾。

这并非孤立的摩擦。近年来,南海的平静时常被类似的事件打破。 无论是2022年歼-16对澳大利亚P-8A侦察机的拦截——澳方所谓“危险拦截”的指责,实则是对其抵近侦察行为的依法依规驱离。

还是美军驱逐舰如“马斯廷”号、“米利厄斯”号屡次擅闯中国领海遭解放军海空兵力全程跟踪监视并警告驱离,都反映出某些国家在该地区持续的挑衅姿态。

对于这些行为,中方也多次强调,其驱离措施“正当合法、专业克制”。然而,平静的表述之下,是日益升级的博弈强度。这些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南海地区复杂的安全格局和潜在的冲突风险。

面对南海地区持续的复杂局面和外部干涉,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并管控风险,成为一个持续的课题。

加强在南海关键岛礁如永兴岛、黄岩岛等的常态化军事部署,例如增加歼-16乃至歼-20等先进战机的存在,形成全天候威慑,无疑能够缩短反应时间,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这样的部署,本身就是一种清晰的信号。

其次,针对频繁抵近的军机军舰,持续升级自身的电子战与反侦察能力也至关重要,通过电子干扰、雷达反制等手段,降低对方情报搜集的效率,扰乱其行动节奏,是在无形战场上争取主动权的关键。

同时,正如中国国防部所强调的,“强化军事斗争一线拿敌练兵”,将外部的挑衅转化为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机会,在与对手的周旋中检验战术、磨合协同、积累经验,这种思路颇具现实意义。每一次成功的应对,都是对自身能力的锤炼和展示。

当然,除了军事层面的博弈,外交与法律手段的结合运用同样不可或缺。

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揭露某些国家的挑衅行为,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驳斥其所谓“自由航行”的借口,并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间的沟通,加速“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进程,力求通过区域共识来稳定局势,避免南海问题被域外势力所利用。

至于像菲律宾这样在域外势力怂恿下表现出摇摆甚至挑衅姿态的国家,在坚持劝告与沟通的同时,适时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敲打其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是维护地区稳定和自身权益的必要手段。

此次歼-16与外军战机的空中缠斗,既是中国海空防御能力的一次重要展示,也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解放军已具备在南海与高水平对手进行直接对抗的实力和决心。对于那些试图火中取栗者,恐怕需要重新掂量一下可能付出的代价。



Powered by 凯龙是啥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